1. 故事網路
  2. 葉知秋虞采薇連衣
  3. 第699章 真正的文化自信(中)
葉知秋虞采薇 作品

第699章 真正的文化自信(中)

    

--

被熱情無比的記者圍住,葉知秋不得不停下來,看來不回答幾個問題今天是冇法脫身了。

“老規矩,三個問題。”

眾多記者也知道葉知秋的習慣,不多說連忙抓緊時間將問題拋出。

“葉先生,聽聞在《典籍裡的華夏》這個節目策劃中,你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那請問一下你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呢?”

葉知秋隨口答道:“主要是為了我們華夏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吧,貢獻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

這個問題提得中規中矩,葉知秋也答得按部就班,不過一眾記者還是很認真地悉數記下。

接著,第二個問題犀利了許多。

“網上有說法黃正民之所以能在《典籍裡的華夏》第一期出場,是因為你任人唯親,請問這是真的嗎?”

對於這類不是很友好的提問,葉知秋早就習慣了,點點頭大方承認:“對。”

眾人眼睛一亮,葉知秋繼續補充道:“我是任人唯親,不過不是在這個節目裡,《典籍裡的華夏》的演員選定是導演組的工作,我並冇有參與。”

眾多記者臉色興奮,直接忽略了葉知秋後半句話。

看看這回答多霸氣,我就這樣了,你能把我怎麼樣?

不怪娛樂記者同行們那麼喜歡采訪葉知秋,這不今天的稿件素材就來了嘛!

“初戰告捷”的記者們臉色興奮,立刻有人追問:“那請問你對影後魏冰的隔空喊話怎麼看,你們之前在《國家寶藏》參加過同一期節目,這次還會有類似合作嗎?”

話音落下,眾多記者期待的目光再次齊刷刷集聚到葉知秋身上。

這個問題就提得很有水平。

魏冰是寰宇傳媒的人,是站在葉知秋對立麵的,正常人都知道葉知秋肯定不想跟她再次合作。

但影後主動示好,葉知秋倘若拒絕,未免又顯得不是很有風度。

“冇有。”

眾多記者眼睛一亮,然而,葉知秋卻冇那麼容易上當,咧嘴一笑道:“我也挺想和魏小姐合作,可惜,主要是後麵的劇本冇有適合她的角色。”

可惜個鬼!

一眾記者猛翻白眼,心裡直呼騙子。

誰都知道葉知秋是《典籍裡的華夏》的主要編劇之一,這故事怎麼演,還不是出自你筆上。

但人家編劇說不適合,那就是不適合,看來這次影後魏冰的算盤要打空了,眾人心想。

方纔回答問題的時候,葉知秋並冇有停下腳步,這會已經差不多走進片場建築的大門。

一眾娛樂記者大急,不知從哪傳來一聲大喊。

“你剛纔說做這個節目主要是為了傳播華夏文化,但真的有用嗎?!”

“現在在國際上,華夏音樂、電影等作品取得的成績什麼樣大家都看得到,說句不好聽的,華夏文化在國際上處於弱勢地位,傳播力度還遠遠比不上一些周邊國家。”

這句話喊出,現場一下子安靜下來。

在場許多人臉色有點怪異,方纔那道聲音雖然說得難聽,但其實也有一定道理,而且指出瞭如今華夏文化在國際上的一個尷尬局麵。

有著五千年璀璨曆史的華夏,在文化輸出這方麵,似乎真的不如周邊一些小國給力。

甚至,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其實也正起源於華夏。

近幾年霓虹國、韓國的音樂藝人、影視作品,在國際上頻頻領獎,而華夏的作品縱使在國內取得很好的成績,在國際上依舊鮮有人問津。

否則,也不會有當初張藝凡一首歌進入榜前50就登上熱搜的事情了。

本要走進片場的葉知秋也停下腳步,看向聲音來源。

是一名十分年輕的記者,看來剛入行不久,留意到葉知秋的視線投過來,立刻說道:“葉先生,你說過‘華流纔是最**的’。”

“但我在國外留學過,事實是,韓國一些男團、女團比我們國內的藝人知名度高多了。他們的演唱會去到歐美哪一個國家都能夠5萬人場館爆滿,但我去過幾次華夏歌手的國外演唱會,就隻能租一萬人以下的場,根本冇多少國外觀眾,而且還有大量空位票賣不出去。”

“這個和你說的明顯不一樣,請問你有什麼看法?”

話音落下,幾乎所有人都看向葉知秋,等待著他回答。

如今的葉知秋,雖然出道時間不久,但無疑已經成為了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之一。

他對這件事的看法,代表著很多東西。

在眾人的注視下,葉知秋並冇有首先回答對方的問題,而是反問道:“誰說華夏歌手在國外開不了5萬人的演唱會?”

葉知秋語氣平淡道:“彆人不可以,我可以。”

在場眾人一怔,臉上表情都變得有些怪異起來,同時看向葉知秋的目光又欽佩無比。

這個人...一如既往的狂,但這就是自信啊!

“還有。”葉知秋繼續道:“我不同意你剛纔的說法,首先,華夏文化並不弱勢。”

“或者說,在你的印象中,似乎華夏文化比較弱勢,而西方文化比較強勢。但是如果你深入瞭解華夏文化,特彆是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就會發現華夏文化其實是挺強勢的。”

“我們自古以來有‘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豁達,有‘兼相愛、交相利’的智慧,也有‘不彆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的強勢。”

“隻能說,我們走的是一條自己的文化道路,僅此而已。”

(htts://

read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