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事網路
  2. 葉軒魏忠賢
  3. 第619章 義州淪陷,中了皇太極的算計
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全文 作品

第619章 義州淪陷,中了皇太極的算計

    

--

“諸位看看這封錦衣衛從朝鮮送來的加急文書吧!”

匆匆趕來的袁可立等人行禮後接過皇帝遞過的文書,湊在一起,掃了一遍,臉色也頓時變了。

文書上寫著:崇禎二年五月初六,建奴越過鴨綠江,於當日午時占領朝鮮義州城,落款時間是崇禎二年五月十八日。

“這、這這怎麼可能?”

“毛文龍和袁崇煥在搞什麼?怎麼冇有來報?”

“怎麼會這麼快?義州守軍就算是再差,也不至於一個上午就失陷了吧!”

韓癀等人驚呼,袁可立則是看向李若漣:“李指揮使,朝鮮那邊你們有冇有將建奴可能入侵的訊息傳遞給朝鮮王室?”

“袁閣老,傳到了,而且我們的人也看到朝鮮平壤以南的兵力朝著義州進發。”

“那現在是什麼情況?”

聽著李若漣的迴應,袁可立自語了一聲,眉頭也皺了起來。

實在是太離譜了。

“難道說義州城有建奴內應?”

“可能性不大,建奴和朝鮮人相貌差異很大,既然朝鮮王室得到了我們的通知,那肯定下令讓義州守將加強防備了。”

“這都都去至少半個月了,朝鮮就那麼大一個地方,即便是漢城的軍隊也都到義州了吧,即便是建奴去個兩三旗兵力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攻陷了吧!”

“袁閣老,會不會是義州守將已經叛變通敵了。”

“這個可能性很大,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朝鮮王室對我們的預警冇有當回事,然後大意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朝鮮王國是咎由自取了!可惜打亂了我們的計劃!”

聽著袁可立四人的討論,崇禎眉頭也是緊皺著,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最前線的城池的竟然不是王室的絕對心腹,簡直是蠢的不可救藥了。

“陛下,臣以為,現在當務之急是查清楚朝鮮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知道具體情況,我們纔好做應對。

其二,傳令毛文龍和袁崇煥,不惜一切代價牽製建奴在廣寧城和鳳凰堡的建奴,

視情況而定,攻下鳳凰城、丹東、黃骨島堡,跟金州、撫順連成一片,以後可以攻占遼東半島。

其三,傳令趙率教和何可綱攻擊赤峰到通遼一線的蒙古諸部,如果有機會直接進入建奴境內,不求攻下城池,但可以燒殺一番,打擊他們的士氣,

這一部分一定是最為精銳的騎兵,來無影去無蹤。

總之,目的隻有一個,絕對不能讓建奴順利攻占朝鮮,否則我們覆滅建奴的難度就要加大了。”

“依袁愛卿所言,你統帥內閣六部,協調軍需,立刻補充!”

崇禎說完,又看著李若漣:“李愛卿,立刻安排……”

“陛下,皮島又一道六百裡加急!”

話還冇有說完,乾清宮侍衛統領方軍的聲音就在東暖閣外響了起來,李若漣立刻上前接過漆盒檢查著,隨即取出文書呈給了崇禎。

隻是幾個呼吸的時間,崇禎臉上閃過一絲無奈之色,將文書遞給了袁可立。

“幾位愛卿,咱們在算計皇太極,但從毛文龍傳遞迴來的情報看,咱們反倒被黃太極給算計了!”

“被皇太極算計了?”

眾人臉色微變,湊了上來看著袁可立手上的文書,隻是片刻,眾人都無語了。

毛文龍的情報上寫著,鳳凰堡到丹東一線的建奴兵力並冇有攻擊義州,攻擊義州的是佟養性率領的漢八旗。

他們疑似從義州上遊兩百餘裡的碧潼渡過鴨綠江,然後沿鴨綠江南下。

兩年前丁卯胡亂撤軍後潛伏在義州城的數百名漢八旗軍士混入了軍中,然後對義州諸將諸將實施了斬首行動。

拿著令牌,偽造了軍令說是讓前來支援的朝鮮軍士入城,冇有防備之下,義州迅速淪陷了。

“好一招明修棧道,暗修陳倉,鳳凰堡的鑲紅旗就是迷惑我們的,讓我們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丹東到鳳凰堡一線!”

“皇太極當真是好手段,竟然在兩年前就埋下了後手,就是等這一刻吧!”

“從上遊沿江而下,是建奴腹地,也難怪錦衣衛和毛文龍等都冇有發現建奴軍隊的動向,即便發現了,單向個人傳遞,等傳遞到毛文龍那裡也晚了。”

“大意了,皇太極還真是個人才!”

……

聽著幾人的感歎,崇禎也是服氣了,也難怪皇太極能一手將建奴給帶起來,按照袁可立的說法,皇太極也是個帥才了。

想了想之後,崇禎看著李若漣:“義州的事情不用調查了,安排人查一查朝鮮王室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援軍冇有到。

另外,傳令給袁崇煥和毛文龍,朕授予他們臨機決斷之權,前線由他二人自己決定,目的隻有一個拖住建奴攻擊朝鮮的速度。”

“臣遵旨!”

李若漣迴應後,想了想,沉聲道:“陛下,從朝鮮傳遞訊息回來有兩條路,一條是從皮島經水路到登萊,然後由登萊走六百裡加急回北京城,

二是從皮島京水路傳遞訊息到雙島,然後從雙島經水路到天津,再從陸路經六百裡加急到北京城,無論是哪一條路,都是需要戰船的,

海上風雲多變,為了防止出現翻船等突髮狀況,臣想雙份傳遞,間隔三個時辰,

懇請陛下下旨調登萊水師的戰船在海上形成驛站,接力傳遞。

臣預計,如果一切正常,從義州開始傳遞到北京城,至少需要……八到十天的時間,從漢城到北京城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此事事關重大,臣考慮要不親自去一趟皮島。”

“不用,藩王進京,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忙,讓汪國興走一趟吧!”

“袁愛卿,內閣擬旨給登萊總兵楊肇基,全力配合錦衣衛的情報傳遞!”

內閣幾人和李若漣行禮後,快速退出東暖閣。

朝鮮的事情事關大明是否能徹底覆滅建奴,容不得他們墨跡。

崇禎盯著地圖看了看,實在是想不通朝鮮到底是咋回事,到最後也隻能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從北京城傳遞訊息到皮島,再從皮島返回,一去一回至少半個月的時間。

戰場瞬息萬變,更彆說半個月了。

--